主讲人简介:
刘泽权,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翻译研究博士。研究兴趣包括语料库翻译研究、批判话语分析、功能语言学、文体写作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项,近 10 余年在 META: Translators’Journal、《中国语言学报》《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等 SSCI、A&HCI 和 CSSCI 收录 刊物发表论文 50 余篇,出版专著《<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红楼梦〉多译本量化研究》《中国女性翻译家概览》等。
内容提纲:
文体风格研究是语言研究与文学批评的集合地,是文学研究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工具,后者依赖前者的证据(Leech, 1969)。文学翻译中,译者大多自称“忠实”再现了原作的风格,即使是在名著重译、多译丛生的时代,也罕有译者承认自我的不足(如自己“声音”的介入,对前译的承袭,等等)。那么,当下数字人文时代的文体风格及其翻译考察呈何样态,原作风格、其在翻译中的再现程度以及多译本的质量如何评价?本讲座将简要梳理国内外数字人文方法在人文领域的应用现状,以《老人与海》《源氏物语》《尤利西斯》等名著 的代表性汉语多译本为例,展示数字人文视域下名著重译量化考察方法(包括 Triangulation, Multioperationalism)与评价模式的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