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和喀什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在新疆喀什举行。本次论坛围绕中央民族大学考古队在喀什地区发掘的中国最西端的古代大型地面佛教寺院——莫尔寺遗址的考古成果,旨在以考古、历史领域的国际交流,推动新疆历史人文的多元一体研究,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埃及、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蒙古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共170余人参加论坛。
在论坛《新疆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圆桌讨论环节中,565net必赢俄语学院院长兼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达远作《铁路与新疆的现代化》主题分享。
黄达远在分享中表示:自己在新疆哈密长大,在西安工作,常年奔波在丝绸之路上,对铁路交通非常有感情,自己的硕士论文在二十多年前写的就是铁路与新疆的现代化,铁路交通是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90年代的时候,从哈密到乌鲁木齐需要坐15个小时的绿皮车,而现在坐高铁只要两小时十五分就到了。
他说,铁路的修筑、建设都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它以运输量大,用具远、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受到欢迎,铁路作为工业化技术,需要大量投资,它的建设的工期长,投资回报周期很长,这种大型的工业化项目启动发生和建设,都是在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下才得以实施,新疆现代化正是这种由中央投入、向边疆扩散的外援性现代化模式。
至今,新疆铁路超过9500公里,已经覆盖全疆80%以上的县域行政区。2022年通车的若和铁路,长达825公里,在沙漠边缘上修建。铁路通车以后对南疆的旅游业、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铁路社区的兴起,铁路技校的建设,铁路带来了商业化投资以及产业链的延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使得当地各族人民的物资更为丰富,生活更加方便,特别是铁路的开放性便利了内地与新疆的双向人群的流动。通过走向内地,各族的务工人员、商业人员的眼界也开阔了,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上升了,朋友圈扩大了,致富的思想变革了,共同体命运的意识更加增强。
新疆现代化的成绩来之不易,以铁路为代表的现代化成就可以说已经超过了中亚国家,极大地推动中亚国家与中国铁路网的兴建的热情与愿望。在去年的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吉乌铁路项目举世瞩目。前几天,中吉乌三国元首见证了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的协定签署,这一项目标志着喀什进一步恢复面向中南亚的国际交通枢纽的地位和可见的未来。喀什不仅仅只是一个大巴扎,而是一个制造业的中心,和现代科技人才的中心,喀什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由此,我们也看到新疆正在从外源传导性的现代化向内源再升级的现代化模式转型,从世界现代化的趋势来看,外源性现代化如果不能转化为内源性现代化就无法取得真正的现代化。
鉴于当下南北疆区域差异仍然存在,新疆现代化的模式,将长期是外源传导型与内源再生型现代化的结合模式。
信息来源:http://photo.china.com.cn/2024-06/14/content_117254501.shtm